第152节(2 / 2)

后娘[穿越] 元月月半 2195 字 17天前

大娃举手:“我知道,现在就写。”

四点多,兄弟七个骑着车子先去邮局寄信,然后才呼朋唤友找凉快的地方玩去。

八月上旬,钟家装上电话。宋招娣也收到回信,教二娃的国画大师蔡炎平回家了。刘洋在信上说,对方跟邓培林一块走的。

宋招娣就给邓培林发个电报,是一串电话号码。

八月十二日,钟家电话响了。

宋招娣猜可能是邓培林,就没让孩子接。拿起电话听到那端的声音,果然是邓培林。邓培林告诉宋招娣,蔡炎平跟他同城,如果想让二娃跟蔡炎平学画画,过去的时候可以住在他家。

邓培林被下放到小宋村,刚开始大家就很照顾他,只因他是宋招娣的丈夫钟建国的舅舅。不是多年不来往的亲戚,宋招娣也就没跟他见外,说她过两天就去,大概在他家呆十天。

邓培林笑呵呵道,待到开学也行。

家里的粮票、油票和布标富裕。八月十四号,宋招娣拿着十斤油票,十尺布票和四十斤粮票,又带几套换洗衣服就出发了。

自立大了,振兴和振刚懂事,一般情况下更生也不跟着大娃胡闹。有他们四个看着大娃和三娃,宋招娣也不担心家里。

天气热,不出意外,下了火车,宋招娣和二娃身上馊了。

宋招娣看看二娃,二娃看看宋招娣,娘俩决定先去找个招待所,开两间房洗个澡,体体面面去邓家。然而,刚出站,宋招娣就看到一个很大的纸片上写着宋招娣三个字。

毛笔写的,楷书。二娃也看见了:“娘,有人来接咱们?”

“你舅爷爷回去了,他的一对儿女应该也没事了。”宋招娣边说边往她的名字那边看,是一个中年男人,眼睛和眉毛跟钟建国有点像,不如钟建国英气,跟个白面书生似的,“来接咱们的是你表叔。待会儿别喊表叔,喊叔叔,显得亲近。”

二娃点点头:“我知道的,娘。”话音落下,娘俩已走到跟前。

男人还在四处张望,看到挡在面前的人,下意识说:“同志,麻烦让——等一下,你们是宋招娣和二娃?”

二娃:“是我们。叔叔好。”

男人看一下白衣黑裤的宋招娣,又看看白色短袖,黑色短裤,留着学生头,像个洋学生的二娃,有些不敢相信:“你们出来的挺快。”

“怕舅舅来接我们,在这边等急了。”宋招娣笑道,“现在回去?”

男人连连点头:“回去,回去。爸妈知道你们今天到,一早就去农副市场买菜。我来的时候蔡叔叔一家已经在我们家。”

“都过去了?”宋招娣有些惊讶。

男人:“是啊。谢谢你们这些年的照顾。要不是碰巧遇上你们,我爸和我妈不知道得遭多少罪。”一边往外走一边说,“爸回来就跟我们说,他们在小宋村那几年,除了写检讨,连重活都没怎么干过。要不是见他们跟刚下乡时差不多,我都不敢信。”

“我们也不敢相信。”宋招娣道,“建国刚听说舅舅在小宋村,还以为我跟他开玩笑呢。”

男人:“是呀。以前我爸还说,表哥跟他后娘亲,不再搭理我们了。谁能想到大表哥和二表哥根本不知道我们搬去哪儿了。”

“他爸死了。”宋招娣把钟父的事跟他说一遍,“也算恶有恶报。”

男人:“听我爸说过几句,活该。对了,家离这边不远,走十几分钟就到了。”

二娃才十三岁,又坐两天车,没精神,步子小,三人二十多分钟才到家。

宋招娣发现邓家就在外国语学校旁边,处于市中心,邓家的房子还带个小院,忍不住问:“这是你们原来的家?”

“是的。”男人推开门,“进来吧。爸,妈,招娣和二娃到了。”

第137章 旧人相见

邓培林连忙喊:“快进来,快进来。”话音落下,人也从屋里走出来。

宋招娣一手拎着包,一手拉着二娃的胳膊,进去看到堂屋门口全是人,脚步停顿一下,展颜道:“舅舅,舅妈。”

“舅爷爷,舅奶奶,我们来了。”二娃跟着说。

邓培林走过来:“挺累吧?这么远的路,快进来歇歇,喝点水。老伴,快去倒水。”

“也不是很渴。”宋招娣笑道,“舅妈,别忙乎了。我们来的时候带几个香瓜,下车前刚被我们吃完。”

邓母摆手:“瓜怎么能跟水比,我去倒水。对了,家洺,昨天买的西瓜呢?”

“在水桶里面。”邓家洺连忙说,“我去拿,你们先进屋。”

邓母连连点头:“对对对。招娣,二娃,咱们待会儿就吃饭。”

宋招娣想笑,她算是看出来了,邓家一家是真想谢谢她。干脆闭上嘴,拉着二娃进屋。本来想洗洗澡,见屋里这么多人,也没提出来,反正只要主人家不嫌她和二娃“臭”,她还可以忍。

二娃还没见过这么大阵仗,上次去亓家,除了亓老和他的警卫,门口也不过站着七八个人。如今大人小孩,男人女人有将近二十人,不禁攥住宋招娣的胳膊。

宋招娣把包放地上,拍拍二娃的肩膀,指着蔡炎平:“你老师在那儿呢。”

“二娃,不认识了?”头发花白,但精神抖擞的老人冲二娃招招手,“过来,我看看二娃是不是又长高了。”

二娃转向宋招娣。

宋招娣推一下他。

二娃站起来,走到蔡炎平面前,有些腼腆:“老师。”

屋里全是人,蔡炎平看出二娃有点怯生,把他拉到身边,指着周围的人:“别怕,都是自家人。这个我儿子,这个是我儿媳,这几个是我孙子和孙女。那边几个是你表姑和表婶。”

二娃连忙说:“大家好。”

“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你们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