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9章 传世之作(2 / 2)

锦衣状元 天子 3548 字 26天前

杨慎问道:“你之前可写过什么诗词?或是文章?拿出来,且与我看看。”

“呃……”

朱浩想了想,突然有一个促狭的想法。

若是把大才子杨慎未来写的诗词文章拿到现在,让杨慎帮自己扬名,是不是一种很打击敌人士气的方法?

名气我都占了,以后就没你杨慎什么事了……

朱浩道:“的确曾有习作,不太好,怕是难登大雅之堂。”

杨慎摇摇头:“只要你觉得好,便可以拿出来,无关乎是否能流传多久,只要在当世可称颂一时便可。”

言外之意,你还真以为我会帮你青史留名呢?

那也要靠你自己的本事!

现在就是找人帮你吹捧吹捧,让你在文坛混个名声罢了,真想在大明历史上留下名字,要你的诗词文章真的能立得住才行。

朱浩笑着点点头,随即拿起笔,飞快在纸上写了一首词出来。

“滚滚长江东逝水……”

不用说。

自然是杨慎未来在文学界流传最广的作品。

既然要以对手的诗词来扬名,当然挑最牛逼的来。

等朱浩写完,杨慎拿过去看了看。

朱浩很清楚,这首《临江仙》,是未来杨慎因为左顺门事件流放云南后,某次回泸州探亲时所写,而杨慎真正文盖大明,也是因为其遭到流放后郁郁不得志,寄情於诗文而成。

可以说,前半生的杨慎是个纨絝公子,名气是有,但多是因为父亲和他的状元之身。

而后半生颠沛流离,才令他真正步入文学殿堂巅峰。

而这首词,可以说是杨慎后半生才学的集大成之作。

“少年之身,却有如此多感怀,真是……”

杨慎不知该如何评价。

这首词从未出现过,杨慎只是看到初稿,体会不深,并没有给出多高的评价。

朱浩笑着问道:“不知是否能……在京师士子中立住脚呢?”

杨慎放下纸张,笑道:“一首词终归不够,但从这首词中足以看到你才华横溢,难得啊。可就是不知为何……这首词好像……”

“有何不妥?”

朱浩追问。

杨慎摇摇头,心中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。

虽然这首词来自於三十年后,但有些词汇或是诗词的骨干构架等,却是源自杨慎生平的文化积累,看完朱浩的这首《临江仙》,他自然而然地觉得有些东西好像是深埋他心底深处的东西。

朱浩知道,杨慎后半生要活在他的阴影下了。

“好了,这首词我先拿回去,与人商榷后,帮你宣扬一番,看看效果如何,你再有何诗词文章,也可随时作记录。”杨慎道。

朱浩点点头。

他不担心杨慎会把他的诗词据为己有,以杨慎的自负,怎会做这种事?

再说这首词本来就是杨慎所作,倒是他朱浩鹊巢鸠占。

“朱浩,今天找你,还有一件事,你随我一同去见一下新任户部孙老尚书。”杨慎说出了来找朱浩的真正目的。

朱浩这才知道,杨慎不单纯是来帮自己扬名,而是有事找他做。

朱浩道:“孙老不是到京师了吗?他就任户部,我等以何名义去见?”

杨慎叹道:“正因为孙老不愿意就任户部, 据说他肯来京师全因兴王府王妃强行将他掳来,到京师后,陛下专门给他安排了宅邸,他也终於不用再受王妃挟持,所以便马上上表请辞。”

“呵呵。”

朱浩笑了笑。

他没好意思说,把孙交强行带来京师的主意,还是我出的呢。

杨慎道:“孙老赋闲已久,如今朝堂形势,与十年前大相径庭,多数人并不识得他,想要主持好户部事务,哪里有那么容易?所以家父的意思是……不如遂了孙老的心意,让他可以早些回乡颐养天年。你出身安陆,前去游说,或有奇效。”

朱浩点点头。

杨廷和果然是要将孙交排挤在朝堂外。

“几时去?”

朱浩问询。

杨慎脸上露出个高深莫测的笑容:“不急,不急,等某人拜访结束后,我等再去,不要遇上为好。”

朱浩心想,你想避开唐寅?

你不知道现在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人监视之下?你越是不想跟唐寅一起去,最后的结果就是不管你几时去,都正好跟唐寅遇上。

章节报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