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五章 我想拿的逃不掉(1 / 2)

不让江山 知白 3784 字 22天前

新皇杨卓登极之后,改国号为建始,今年是即位第二年,是为建始元年。

这个年轻的皇帝,在准备实现自己理想的路上刚刚迈出几步,迎面而来的却都是阻碍。

建始元年冬,十一月,没有什么好消息传来。

大楚十三州,先是扬州节度使抗旨不尊,皇帝下令节度使康仲进剿薄衫军,康仲上书说请求朝廷发兵援助,并且要求大量军械粮草物资。

消息被薄衫军李兄虎得知,李兄虎干脆在南疆一带宣布称王,名为顺王。

节度使康仲不想攻打他,他便出兵攻打各州县,一时之间,南疆战乱再起。

似乎是为了响应李兄虎,蜀州杨玄机发檄文,亲率十八万大军出山。

蜀州节度使林云甘本来就是杨玄机的人,直接宣布归顺,被杨玄机封为蜀王。

这天下,似乎没打算给杨卓徐徐图之的时间。

杨卓无奈,只好下旨,调武亲王大军离开豫州,往蜀州拦截杨玄机。

这位满怀壮志的年轻皇帝,再一次感慨手中无人可用,除了他的老王叔之外,竟是再无一人可以委以重任。

北境这边情况看似平静一些,只是看似,所有人都在等着武亲王离开豫州,现在时候到了。

在北境,没有人敢与武亲王正面抗衡,青州节度使崔燕来和豫州节度使刘里,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
得知武亲王大军刚到豫州就要南下的消息,北境的人也就开始蠢蠢欲动。

皇帝杨竞设计杀三位节度使的影响,很快就开始浮现出来,而且越来越大。

青州节度使周师仁正在谋划率军第二次出征,这一次,不会再有罗耿在半路横插一脚。

幽州罗耿本来就不是个好惹的,从朝廷始终没有任命幽州节度使就能看出来。

朝廷对罗耿的态度,向来是想用也不得不用,更想打压,唯恐他做大,如此矛盾之下,罗耿的耐心也已经到了极限。

可是北境不只是地方官军之间的矛盾,青州还有得渤海国扶持的白山军,拥兵十余万。

青州军一走,白山军这头凶虎就没有了面前的围栏。

原本冀州最大的叛军燕山营兵败之后,造成了另外一个纷纷乱乱的局面。

燕山营在冀州兵败,溃兵大部分成了俘虏,但不是全部。

有几千人的队伍,几百人的队伍,大大小小十来个,在冀州各地寻地方做老巢。

建始元年十一月,败走的燕山营六当家西篱子跑到了西北临兵县,竟是被他收服了一支燕山营败兵,有千余人,他们占据了县城。

整个天下,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池塘,暴雨不来,水平如镜,此时暴雨来了,起涟漪的地方也就不是一处。

信州。

李叱仔仔细细的把之前虞朝宗想的计策又推敲了一遍,大体上的思路就是如此,但细节之处需要他去深思熟虑。

若万一黄金甲不开营门呢或是开了营门,却先调集大军围住,让信州兵马缴械呢

其实主动权,在黄金甲手中。

李叱带着柳戈的兵马冒充信州兵马到燕山营,黄金甲若在城门上让他们把兵器都放下,脱下甲胄,轻装入城,又该如何应对

战场上的事,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。

想了许久,李叱虽然觉得这法子可行,但成功的概率也许最多只有三成。

可是三成也要试,信州城小,存粮有限,现在所用的粮草,还是以往燕山营的分派,这

些粮食用不了一个月也就耗尽。

所以在十一月的第一天,李叱带着他的队伍出征了。

按理说,北方的冬天是最不适合出兵的季节,若非必要,没有人会在这样的天气中行军作战。

现在这时局,就让出兵成了必要。

骑着马,余九龄好像一直都在思考着什么,难得的格外安静,这是很反常的事。

所以连李叱都觉得不对劲,他问余九龄道“你这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叹息的,是在想什么”

余九龄听到李叱问他,看向李叱有些自嘲的说道“看来没学问,确实想不出什么漂亮的名字。”

李叱没理解,他问“想什么名字”

余九龄道“这可是你第一次正式出征,这队伍也是你的第一支队伍,不是别人的,是你的,如此重要的事重要的时刻,你不觉得缺了点什么”

他继续说道“这支队伍,得有一个名字,要威武霸气,一听就令人胆寒的那种,而且还一听就让人知道,这是你李叱的队伍。”

余九龄说的没错,这是一支打着绿眉军旗号,却没有一点绿眉军血统的军队。

听到余九龄说起这个,其他人也都觉得有理,于是众人开始商议起来。

唯有将军柳戈笑了笑,回头吩咐道“把大旗拿过来”

手下人将背囊打开,从中取出一面烈红色的大旗,柳戈将这叠的整整齐齐的战旗双手捧着递给李叱。

“这是昨天高姑娘给我送过来的。”

柳戈道“高姑娘说,这大旗上的字,是高院长亲自所写,是夏侯夫人一针一线绣出来的。”

李叱动容。

他们两个将大旗展开,这红色大旗上只有一个字,如刀般凌厉,字上边有凛然战意。

燕先生对李叱说道“这块红布,本是你干娘为高希宁准备的嫁衣布料,高希宁说,你首次出征,当有战旗,于是将这嫁衣红布做成了战旗,这字是高院长写的,你干娘亲手缝制,我想着,这世上再无一面旗帜如此重要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