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2章(1 / 2)

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4225 字 2个月前

“文革不会同意。”张静江毫不含糊打断他:“择生,为什么不能等等呢?等光复山东后再谈,非要在这战事关键时刻提这样的议案?”

“这其中有差别吗?”邓演达反问道。

“当然,”双方都直来直去,张静江毫不含糊:“光复山东后,战局会有段平静时间,在这段时间里,我们可以支持你们,但,现在不是时候,而且很容易授人以柄。”

“授人以柄?”邓演达又有些激动了,他腾地站起来大声说:“怎么授人以柄了?光复山东,固然可以赢得一段暂时的安稳,可蒋介石也就更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改革建议了”

“其实,说穿了,你是担心蒋介石威望上升,所以你们要抓住时机,是这样吗?”张静江很冷静,语气也很平淡,可目光却充满惋惜和叹息。

邓演达一愣,张静江心中叹息同时隐隐有些后悔,自己是不是该建议文革重新考虑与第三党的关系,他还是习惯将邓演达他们称为第三党。

“对,”沉默良久,邓演达点头承认:“我们必须趁蒋介石羽翼未丰的时候,进行制约。”

“民国十六年时候,你们就是这样想的。”张静江的话越来越尖刻,心中的遗憾也越来越强。庄继华从前线回到到四川后,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多了,也曾经谈起过当年那些事情,庄继华就详细分析了当年的各方势力,他们的想法,目的,以及策略。张静江这才如梦初醒,那次长谈,也让张静江在政治上更成熟了。

邓演达一下愣住了,当年北伐关键时刻,由于政治上的分歧,北伐最终失败,从此国民党分裂,国内陷入新的内战中,直到现在。

“教训”张静江见邓演达有些动摇,便接着说:“你们想要制衡他,可你们必须要有制衡他的力量,否则一切都是空谈。”

“魏征有句话,以史为鉴,可以知得失;我们亲手创造的历史,我们更应该反思。”

“当年的错误便是没有早点对他形成制约。”邓演达辩解道,提起当年的事,邓演达最后悔的是在中山舰事件时,没有采取断然措施,解除蒋介石的兵权,以致到最后无法制约他。

“看来你没有从当年吸取教训,”张静江摇摇头冷冷的说:“文革比你强的就在这里,他从来正视自己,正视别人,从不低估别人。”

梅老爷子见他们像是就要吵起来,便连忙插话缓和气氛:“静江,择生,改革现在的政治体制是我们的共识,现在我们的差别就在,我们希望延缓一段时间后再提,你们希望马上就提,我想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商量,用不着激动。”

张静江冷笑下,似乎没有听见老爷子的话,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:“不是这个原因,而是,你们怎么还这样理想主义?你与介石作对这么多年,对他的了解还不如文革。说实话,文革要和你们合作,我虽然不赞同,但还是没反对,因为他说得有道理,可现在…….”

说着叹口气,毫不掩饰他的遗憾。邓演达有些惊讶了,他完全没想到情况居然是这样,张静江的惋惜居然是因为他们让他失望了?

失望?邓演达整整心情,清理下思路,他很想知道,张静江到底因为什么失望。梅老爷子也有些奇怪望着张静江,他不太清楚庄继华最后目的是什么,不过,庄继华既然与邓演达他们合作,肯定有他的理由,他是基于对庄继华的信任才支持他的。

“文革到底是怎么想的?”老爷子禁不住问道。

张静江苦笑下:“他的想法并不是只要打败日本人,光复失地就行,他的目的落在战后的国内和平,你以为他为什么会如此不遗余力的帮你们,帮gcd,蒋委员长信的不是政治,是实力。你要没有实力,他宁肯牺牲现在的局面,也绝不会向你们让步,民国十六年的教训都没有吸取,择生,你们太让我失望了。”

这话如霹雳重重的打在邓演达心中,他有些恍然大悟。在他们看来,庄继华之所以支持他们,是因为与蒋介石有了隔阂,可这个判断居然完全错了,按照张静江刚才的话,庄继华根本不是因为与蒋介石有了隔阂才与他们合作,实际上,庄继华早就要与他们合作,目的就是在战后制约蒋介石。

更让他大悟的是,张静江,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庄继华对蒋介石的认识,是如此入骨三分。以蒋介石的性格,他是宁予外贼不于家奴,当年就是这样,武汉要限制他的权力,他就敢制北伐大局不顾,断然分党,最终导致北伐失败。今天他会不会采取同样举措呢?邓演达几乎不用思索便可以回答,绝对

反过来看,庄继华对蒋介石的了解绝对超过他们所有人,所以他才一再告诫他们,政治局面要保持稳定,稳定压到一切。

再细想,邓演达禁不住冷汗直流,他们这时提出的这个蒋介石绝不会接受的议案,不正是想让现在的局面激荡起来吗?这同样是基于党派意识,而至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。

庄继华把他们都看透了???

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九章奔流第六节攻略山东(四)

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九章奔流第六节攻略山东(四)

“来自缅甸消息,国军与欧美盟友部队,今日在毛淡锦地区与倭军展开激战,史迪威将军亲赴一线,…..”

张静江听到这里不由洒然一笑,缅甸现阶段不可能有激烈战事,毛淡锦地区战斗只能是小冲突。按照开罗会议制定的战略,反攻日本的道路是中国大陆和太平洋,盟军在东南亚取守势。

在开罗,蒋介石对缅甸的大部分愿望都得到满足,暂时停止在缅甸以外的军事行动,仰光交换给英国,但由中国军队派驻一个师驻守,美援物资由史迪威负责监督,仓库和运输由中国远征军负责警卫。这些决定让中国将美援物资牢牢控制在手中。

另外,在开罗,罗斯福不顾丘吉尔的反对直接划定了美援物资的分配比例,美国向东南亚提供的物资,其中七成必须送进中国内地,其余三成,按照兵力对比分配,中国拿六成,英国拿四成。唯一的失落是新成立的缅甸人民政府,缅甸人民政府迁到腊戊,缅甸独立事宜将在战后,由中英缅三国共同协商。

送走邓演达后,张静江和梅老爷子依旧坐在黄角树下喝茶听收音机,俩人的神情不一,张静江显得比较悠闲,梅老爷子的眉宇间却有些愁云。

良久,老爷子才开口问道:“你说,他会听我们的吗?”

张静江的注意力似乎被收音机的消息吸引,不过他的目光却透露了他真正关注,好一会,才听到他叹口气:“邓择生、李任潮都是坚忍不拔之辈,再加上,中共恐怕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,我估计他们还是会在参政会中提。”

老爷子犹豫下:“那我们怎么办?支持还是反对?”

“我的意见是反对,”在开口回答之前,张静江便想好了对策:“我们的动作不能影响文革,现在他的位置十分关键,决不能有失,在委员长心中,我们与庄文革关系密切,我们的动作会被他认为是文革的决定。”

老爷子想了想点了点头,张静江却摇头:“不对,不对,有些东西,他还不确定。老爷子,你有美国背景,对这样的提案应该支持,我来当白脸。至于,他们会怎么解读,就让他们去猜吧。”

说道这里,张静江嘴角露出丝狡诈的笑意,梅老爷子的政治经验很少,不过他同样是老成精的人,迅速明白张静江的目的,他微微一笑,忍不住骂道:“你这个老奸巨猾的东西。”

说完之后,俩人相视而笑。

邓演达沿途都在思考,是不是该停止这次行动,可这个行动能停止吗?李济深、章伯钧已经去找其他党派人士联络了,周en来已经代表中共宣布将在参政会中支持他的提案。

这次中共答应得非常干脆,周en来在第二天便再次来到特园,告诉他们,中共的宪法提案将延后,首先支持参政会改革提案。

邓演达感到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,进,张静江已经明确表态,不支持他;退,消息已经散发出去,这个时候退下来,先不说党内的反应,在其他民主党派中就落了气势,也是失约,对于他们这个新成立的党派来说,影响非常大。

邓演达可以想象,这个决定将非常难下,党内的争论将非常多。

果然,听了邓演达掐头去尾简化版讲述后,李济深和章伯钧都沉默了,章伯钧虽然不知道庄继华与他们的关系,不过张静江是庄系人马大管家却是清楚的。

“没有他们的支持便没有吧,我计算了下,我们在参议会的支持已经有一半了。完全可以让提案通过。”章伯钧有些失望,不过还是很有信心。

李济深却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,既然与庄继华有合作关系,那么他的意见便应该得到尊重,如果他们一意孤行,庄继华会作出什么反应呢?参政会中反对,那是不消说,可要是他因此在江北战区的人事上作出动作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
“我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,在下周的参政会上提出我们的议案。”章伯钧的神情有些跃跃欲试。

不过,他很快发现邓演达和李济深的神情却没有那么兴奋,甚至还隐隐有些担忧,这让他有些奇怪,如此大战将临,这两位主将却疑虑重重,则可不是啥好事。

“择生,任公,你们这是怎么啦?就算张静江反对,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。”章伯钧显得很自信。

“你恐怕小瞧了张静江,不,”邓演达摇头叹气:“或者说,你是小瞧了庄继华,张静江现在不是蒋介石的人,他是庄继华的人,庄继华留在重庆的力量都是他协调调度,川滇黔的参政员受他的影响很大,还有上海,工商界,知识界,庄继华对他们都有很大影响力,不说别人了,就说张澜吧,如果庄继华反对,他恐怕就不一定支持我们。”

“你说过半了,恐怕是没有把庄继华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吧。”李济深提醒道。